第502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走近“低碳生活”

■刘梦媛


   期次:第502期      查看:146   


  时下有一个词非常流行———低碳生活。
  关于低碳生活的理念,有学者把它定义为,以生态文明的环境观、物质观、幸福观为价值评判体系,以尽量减少生活中的能耗物耗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是对待环境、发展和自我生存的态度;也是一种行动,在生活中尽量减少耗用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行动。
  从形势与政策的课堂上了解到当下世界各地碳排放的状况不容乐观。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根据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和统计,1850年至2005年的155年间,全球共排放二氧化碳11222亿吨,由于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排至大气后,少则 50年长则 200年不会消失,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对于历史上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在 《京都议定书》中进一步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应当承担的具体减排指标和相关责任。再从当前及未来看,根据统计,2006年全球人均碳排放量为4.48吨。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预计为5.2吨。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科学界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一系列的“低碳”代名词铺天盖地而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世界”。低碳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各国也都提出了一系列的减排目标。欧盟的目标是以1990年为基数到2020年总量减排20%—30%;美国是以2005年为基数到2020年总量减排17%,中国政府也郑重提出了自我加压式的减排目标。
  世界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的新格局。因此世界各国先后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后做出了减排声明。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在首脑会议上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八国集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八国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此目标。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表示,愿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
  整个世界开始准备进入真正的低碳生活,低碳时代的序幕开启了。而规模最大的就是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世博会上把 “低碳世博”作为了重要理念之一。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市环保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 《中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低碳世博”总体方案》,并明确提出了“低碳世博”的五大任务。
  而我们能为低碳时代做点什么呢?
  “低碳”当然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势在必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