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学校召开庆祝第36个教师节座谈会


   期次:第270期   作者:记者 田苗华   查看:157   




  本报讯(记者 田苗华)“马老师,好久没见啦,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这学期的课多不多?”校党委书记杨玉新刚走进教师节座谈会现场,便主动跟理学院教师马文联拉起了话,亲切朴实的问候,让会场气氛随之热烈起来。
  9月9日,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学校复课复学、教育教学秩序进入常态化之际,学校领导杨玉新、张宏、吴健、杨光、李明勋,与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教师党支部书记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聆听教师心声,重温初心使命,共同庆祝第36个教师节。
  校党委副书记杨光主持座谈会,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就、党建和思政引领取得新突破、专业和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科研工作实现新作为、人才培养开创新局面等5个方面,概括介绍了学校近来的发展情况。
  随后,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各表心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淑东,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详细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和培养思政教师的路径方法。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肃,从“如何立德树人、言传身教”“怎样与时俱进、做合格教师”两个问题入手,讲述了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经验。
  马文联从“教学习惯和基本功的养成”“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寓教于课堂”“关心学生成长”四个方面,畅谈了自己33年的从教感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世鹰,结合本学期第一次课上跟学生交流的“你对自己和国家有着怎样的思考?”这一问题切入,深情阐述了思政课的价值所在。她表示,思政课教师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地位崇高、影响广泛的职业,“身为其中一员,我感到无比骄傲、自豪。”
  “近三年,是我成长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左青卉在发言中“点赞”学校对青年教师发展的大力支持,并从培养创新意识、锻造创新动力、以科研促教学等方面,细致讲述了自己对课程育人的理解和感受。
  光电工程学院教师孙高飞、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李丹,分享了各自的成长经历,并从培养团队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畅通沟通渠道、增进院际交流、加大优秀事迹宣传力度等方面,积极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建言献策。
  “此生选择辅导员,无怨无悔;思想引领、为国育才,有始无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刘祥飞,回顾了自己10年辅导员工作的心路历程,讲述了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
  此外,机电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党支部书记张宝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教师党支部书记翁占坤、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书记路崴崴、法学院法学系党支部书记张凌竹、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郝凤奇先后发言,从党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等角度,分享了党支部建设经验。
  教师发言过程中,杨玉新目光紧随、边听边记,尤其是听到大家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形成好经验、提出好建议时,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她指出,从同志们的发言中,能够真切感受到大家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对教育事业的倾心热爱、对教育初心使命的坚定担当。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她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
  杨玉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校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投身疫情防控,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工,有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逆势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今天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4周年,我们要深切缅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的巨大贡献、建立的丰功伟业,继承先辈遗志,把他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杨玉新指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师是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最伟大的事业,广大教职员工要争做新时代“四有”之师,坚理想信念,守道德情操,固扎实学识,养仁爱之心,用为师之道换桃李天下。她结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强调了四点意见:一是坚守教育初心,把握政治方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二是坚持立德树人,践行使命担当,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三是坚持为人师表,做教书育人典范,既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又要有淡泊名利的坚守;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提升追求卓越的人生境界,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培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