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国责任


   期次:第229期   作者:文学院 董逸楠   查看:53   


  刚刚过去的几天,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那么,这条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或者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想从民族自信和国际视野这两个方面谈谈。
  当今的部分年轻人囿于一种现在既有的圈子,做着意见上的“无头苍蝇”,很容易对周遭的环境、社会的某些体制产生一些不满,我也不例外。我们甚至会抱怨中国广袤土地上人口众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社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在我没有去过其他国家的时候,我也这么认为。可是2016年的暑假,一次远赴中东巴林王国做国际志愿者的经历,完全改变了我的这些想法。
  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与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居住在一起,进行着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与交流。在我们生活的间隙,在向其他国家的人介绍中国的一些名山大川、风土人情以及国际成就的时候,我不仅能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的歆羡,更能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学生的赞叹。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我们在做志愿者的时候,是给当地的视力残障人士进行简单的汉语普及,当时我问了我的学生,一个6岁小女孩,如果能够看到的话,最想看到什么?我以为她会说自己喜欢的某个玩具。她的回答却是,河。因为他们国家是热带沙漠气候,整个国家都没有山和河。我就想到了在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每天在长江边上放风筝的生活。我讲给那个小女孩听,她明亮的眼睛透露着别样的光芒,那是对一条河的渴望,是对生活和国家的期待,可能小小的她还没有特别强烈的国家的意识。那双眼睛即便没有办法看到一条河,但是她依然用想象去寻找一条河,那一刻,我真正地觉得我们之间已然跨越了语言、宗教和国界。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一次我和同伴迷路了,突然发现转角处一栋大楼上醒目的Huawei标志,便求助了其中的中国工作人员,更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惊叹中国制造的力量;还有我们在大街小巷的商铺里随处可见 MadeinChina字样,以及店员们见到中国人后热情地说出“你好”“我爱你”等等,中国元素、中国声音在遥远的中东小国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一个月的志愿者结束之际,主办方举办了盛大的“全球村”活动。当天,中国区的书法、茶艺、国画以及各地特色美食让当地的居民们流连忘返。那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结在中国区上,所有的中国人因为我们身上共同的血液而无比团结,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她给予我们的强大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民族自信,也更加开阔了我的视野,把它放在国家的层面上。其实,我觉得“一带一路”战略也是如此,它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再来谈谈我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如今我已经大三,对于专业的认识早已从大一大二时候单纯地学习知识、教书育人上升到了一种形象代言、文化传播的层面。在每天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最喜欢说的就是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形象。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出过国教书,但是我经常在脑海中问自己,中国形象是怎样的呢?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前不久,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发布,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我们看到了几名来自各个职业和阶层的人对于“中国梦“的阐释,我觉得他们代表的就是各自的中国形象,就是真实的,用汉语表达关于中国的美好愿景的形象。而以后,我的职业很有可能就是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在生活和工作中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平和、包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如果享受其中的话,必定能够紧密地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
  我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觉得自己与国家的命运如此紧密连接,在刚刚过去的十九大,看到各国记者对于“一带一路”的期待时,感到无比的振奋。而我能做的也就是将民族自信、国际视野、中国形象的概念贯穿生活和学习的始终,在我的梦想实现的过程中,为吉林振兴发展新篇章的书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