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我的小小记者梦


   期次:第213期   作者:韩晓靓   查看:33   


  我不止跟一个人说过,对我来说,记者团的工作是我最重要的事。———题记我是一名大学生,但我不只是学生。社会期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有起码的能力和责任心,然而,去年我在做“两会之风进校园”的采访时发现,接受采访的大学生中,半数以上的人不知道“两会”具体是指哪两会。对于这个结果,我在悲哀之余也有点理解,因为如果不是加入记者团,我想我也会如此。
  所幸,他们在回答“不知道”之后还会问“是什么”。大三的一次专业课上,室友问我“冗余”的含义。我用自己的理解给她解释后,她感叹了句,“你们写稿的就是不一样。”我笑了,原来在她眼里,记者就是写稿的,但即便如此,我也为“我们写稿的”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校园记者,我对一切与新闻有关的人和事都有种莫名的冲动。我更关注新闻时事而不是娱乐八卦;在看到某种现象时,我想知道其背后的故事;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想法我都会随手记下来;遇到事情非要加上自己的观点再说给朋友听……我觉得自己疯了,因记者团而疯。
  一个疯子的梦想有人听吗?
  “做有温度的报纸”是我在记者交流会上学到的理念。我对“温度”的理解是,用温暖的语言说有力的话。所以,我对新闻策划的定位是副刊的文字、新闻的专业、评论的深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拥有做副刊的情感、写新闻的手感和挖掘评论的敏感。
  为了达到定下的标准,我从朋友那借来了柴静的 《看见》,读了书里的几篇文章,柴静成了我的偶像。我欣赏她时而严肃时而生动的文笔,欣赏她思想的深刻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我确信,她就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她说,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认清它,然后抑制它;她说,江湖上的小女生,以前那点儿华丽的水袖功夫,上阵杀敌时一概用不上,只能老老实实蹲马步,照猫画虎。柴静的性格和气质,让我想到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还买了几本自认为有深度的书,挑一间安静的教室研读,用工整的字迹做批注,满身墨香。我找到央视网的纪录片《中国通史》,一集一集地看,张口就是魏蜀吴,拉着朋友讲蜀绣,讲普洱茶。在这个年轻人谈“男神”、聊八卦的时代里,我好像有点格格不入,但不用担心,因为我知道,我有自己的追求。
  崔永元在华盛顿演讲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你们说的理论,你们自己信吗?如果为了赚钱,那社会上有很多体面的工作。”听后,我忽然认识到了记者的责任———传播事实。
  新闻是大众了解新事物的载体,接触到它的人会按它所说,形成观念,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其影响力无法预计。像红极一时的玛雅预言,半信半疑的人抓紧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弥留”之际不留遗憾;不信的人趁机拍部电影,名利双收;信了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被“to%be%or%not%to%be”折腾得心力交瘁。我认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刻意用偏激的言论和华丽的词汇博人眼球,而是用朴实有力的话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用前段时间挺火的一个话题,“老太太摔倒讹大学生”举个例子。这条新闻第一次被报道的时候,大家的关注点普遍在“寻找目击者”。但是否找到目击者尚未可知,有些人却钻了空子,一个个老太太摔倒事件接踵而至。担心的父母们一边看新闻,一边发微信给孩子,“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扶。”
  于是,事情发展成“老太太摔倒没人扶”,进而又引发了“老太太摔倒到底该不该扶”的社会性讨论。看,起因本是一则普通的民生新闻,由于舆论导向不恰当,导致问题越来越大,最后竟变成了助人也需“三思而后行”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提醒自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这句话要时刻记在心间。“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不只是一句口号,不管是追求新颖,还是想要博人眼球,“对报道负责,传播正能量”终究是社会媒体和校园记者最基本、最该做的事。
  不断完善自我,给自己定要求,督促自己全力以赴做一名记者该做的事,就算这个力量杯水车薪,不是还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典范吗?这也是我小小的记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