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味蕾上的记忆:舌尖上的家乡


   期次:第213期      查看:41   


  南北为经,东西为纬。经纬之间,是地域文化差异构架起的光影声色,犹如一块巨大的银幕,呈现着人们穿梭流动的生存常态。然而奔波劳碌中,总有一方水土的味道牵扯着你的心。那味道,出自熟悉的地方和平常人手中,却最令人着迷。
  对于家乡远在海南的王逸雅来说,选择到长春读书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决定。不仅要跨越千山万水,而且连家里那些从小吃到大的食物都难寻踪影。“说起我家的好吃的,第一个就是打边炉啦。它和火锅很像,但食材略有不同,” 王逸雅眉飞色舞地说道,“我们一般最先放进去的是螺肉,紧接着是沙虫,因为这两样特别容易熟。”以前打边炉,人们常常吃得“三流”———流汗、流眼泪、流鼻涕。流眼泪、流鼻涕皆因当时以炭为燃料,烟熏火燎所致。而现在打边炉的燃料普遍采用天然气,便只剩流汗了。王逸雅还回忆,童年最常吃的是清补凉,是一种以龟苓膏、绿豆、薏米、通心粉等为原料的老火汤,不仅味道甜美,而且具有清热祛湿的药效,老少皆宜。“我最喜欢的是椰奶炒冰口味的,好怀念啊。”从她的描述中,我仿佛也嗅到了那遥远市井里别样的香气。
  提到家乡美食,来自山东青岛的崔文静首先想到的是“吃蛤蜊、喝啤酒”,她还特意跟我强调:
  “‘喝’发‘哈’字音才最妙。你们喝的啤酒一般都是瓶装或者罐装,我们青岛啤酒的特色是用塑料袋装。”逢年过节,团圆饭里总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海鲜,崔文静最爱吃的是鲅鱼和黄花鱼,“就连电视剧《他来了,请闭眼》里都有鲅鱼水饺!”然而,若是跟家人脸上开心的笑容比起来,海鲜的味道就逊色多了,所以“真正触动味蕾的,应该是情味。”对于游子而言,走得再远,都忘不了家里傍晚时分升起的袅袅炊烟,父母轻轻的一声“吃饭啦”,像记忆深处久未开启的信笺,每每读来,仍然牵肠挂肚。
  ”一次偶然在长春看到一家打着浙江名小吃招牌的烤饼店,尝过后,觉得做得太脆,馅料也不足。”家住浙江衢州的童佳颖语气中带着失望,“小时候,家那边的大街小巷都有人推着炭炉车叫卖烤饼,称得上是真正的美味。”她禁不住跟我讲起烤饼的做法:面皮裹着榨菜或梅干菜馅,加上极精细的瘦肉和葱花,用浸湿的手将之捏得扁平,不辣的撒上芝麻以示区分,赤手将其贴在炭炉壁上,几分钟后用钳子夹出来,一份美味的烤饼就捧在手心了。“放学的时候摸出兜里的一元硬币,买一个就觉得无比满足。把烤饼对折起来吃,吃到一半时,总会咬到包装用的塑料皮,”童佳颖叹息着:“后来烤饼店名气大了,就改用印有店名的精美纸袋了。”那个一元钱就能解馋的时代已逝,家乡的味道变成游客们争相代购的特色招牌,竟不知是喜是悲。
  西北,荒凉却独具魅力,说到这里的美食,随便拿出一种面食,名气都是响当当。李检梅告诉我,她小时候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吃兰州拉面,“根据面条的粗细,分为毛细、细、二细、三细、韭叶、大宽,我喜欢吃二细,口感特别好。”此外,在她的记忆里,还有浆水面和臊子面的味道。“我爸爸做浆水面的浆水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做好,虽然时间久,但面入口中的那一瞬间会让你意识到,等待是值得的。”她略带兴奋地说,“臊子面的食材要复杂一些,黄瓜、木耳、鸡蛋、土豆、胡萝卜……汇聚出的浓浓酱香,让人回味无穷。”当然,西北的美食还有很多,羊肉泡馍、烤全羊、酿皮子、灰豆子,白兰瓜、冬果梨、甘草杏,苦水玫瑰泡的茶……如此多的美味,让人没法不羡慕生活在这里的幸福食客。
  《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其实,最简单的食物就是最本真的生活,我们走到哪里,这舌尖上的家乡,就停靠在哪里,成为心中最柔软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