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谁动了你的“钱包”


   期次:第213期   作者:李彧涵 米麒戎   查看:31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资源共享和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可预期的安全隐患。2016年8月,徐玉玉案件的发生,掀起一场关于电信诈骗的讨论热潮。然而,电信诈骗活动并没有因为徐玉玉案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偃旗息鼓,一个月后的清华大学教授被骗事件又一次引起了全社会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思考与反省。
  调查显示,平均每5.4天就有1人掉进电信诈骗的陷阱,而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自然成为了不法分子最垂涎的“美味”。如今,手机成为“钱包”,我们已经习惯用移动支付代替现金支付,可是当某一天我们发现“钱包”里的钱不翼而飞,一双看不见的手悄悄地改变了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串数字时,我们势必会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钱包”?
  为此,记者设计了《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调查问卷》 (以下简称《信息安全》)和《大学生电信诈骗现状调查问卷》 (以下简称《电信诈骗》),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了我们的“钱包”到底“结不结实”。
  隐患:“钱包”有风险《信息安全》显示,有超过80%的受访者给自己的手机、电脑设置密码,64%的受访者在手机、电脑上安装了安全软件并经常使用,在面对需要提交手机号、邮箱、身份证号等私密信息时,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会谨慎考虑。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很好地使用网络,避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威胁。
  根据《电信诈骗》调查结果,有高达61.7%的受访者遭遇过各种形式的电信诈骗,其中有27%的同学蒙受损失;55%的受访者有维权意识,但缺乏实际应对经验。这一结果和前面《信息安全》的调查结果似乎不相吻合,为什么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大学生仍会被骗?难道真的“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调查:打开“钱包”的人为进一步了解事情原委,记者采访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两位亲身经历过电信诈骗并且蒙受损失的同学,小苏和小李。他们都是在假扮淘宝客服的不法分子引诱下,在木马网站上输入了网银账户等信息,致使私密信息泄漏,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
  这两位受访同学告诉记者,他们一直以来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都很强,但被诈骗的当天恰逢他们在网上订购的商品迟迟未到,焦急等待的过程中,有人以退款的名义冒充淘宝客服,并且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电话号以及商品名称,所以就没多想,一步步走进圈套,最终导致财产损失。小苏说:“主要是骗子说的信息都对,再加上我当时不在学校,种种巧合让我放松了警惕。” 被骗后,尽管他第一时间到公安局报案,试图追回损失,可因为电信诈骗是远程、非接触式作案,破案难度很大,所以至今还没有进展。小李告诉记者:“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被骗,这次经历就当是一个教训,给自己敲了警钟”。
  从他们的经历不难看出,电信诈骗只需要制造“巧合”,就有“鱼”轻松上钩,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这是电信诈骗如此猖獗的主要原因。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吴同学告诉记者:“真正让我感到难过的不是被骗了多少钱,而是对整个社会环境感到失望。如果我们对他人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那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得多累啊?”
  对策:“捂严实”自己的“钱包”
  对于电信诈骗,法学院教师王鑫磊认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稍显淡薄,对冒充公职人员的不法分子容易产生惧怕心理,进而被骗。他提醒道:“法律是保护每一个公民最好的武器。如果蒙受了损失,可以及时联系身边的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并通过司法途径维权,追回损失。”
  时代在进步,骗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不管何种骗局,都是利用人性弱点来达到目的的。王鑫磊建议广大学生,要提升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无论突遇“好事”还是“坏事”,都要保持理性,克服内心的贪婪、恐惧等情绪,一旦遇到令自己感到疑惑的情况时,可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捂严实”自己的“钱包”,大大降低遭受电信诈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