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抓住”学生的导师


   期次:第213期   作者:史丽花   查看:20   


  时间:2016年10月24日
地点:西区主教207
天气:晴
人物:张肃
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连日来灰蒙蒙的天,难得放晴,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教室,让靠窗的前三排成了大家争抢的“宝地”。离上课还有一会儿,张肃站在讲台上,微笑地和上前询问的几个同学交谈着。第一排的几个男生翻开笔记,为应对课上的“突击检查”做着准备工作。女生聊着最近上映的电影和生活琐事,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铃声响起,张肃挺直腰板,抬头扫视一周,闹哄哄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张肃是我的专业课老师。第一次上课,我就被她快节奏的课堂深深吸引。她仿佛一名满怀热情的指挥家,引领每堂课有条不紊地进行。开课短短几周,同学们便爱上了她的授课方式,每次课都要上演一番“抢座大战”。
  铃声刚落,张肃打开资料,说道:“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同样还是三件事儿。”每次上课,她总会跟我们分享一些和经济有关的课外知识:G20峰会上的成果、人民币加入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的战略意义、中国经济增长率变化背后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说实话,尽管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我对相关时事却了解甚少。因此,每次国际贸易课,我总能收获不少。“实际上,这次金砖五国会议也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前战。”张肃突然提高语调,打断了我的思绪。她讲课的节奏很快,每一秒都被充分利用起来,让人不敢有丝毫松懈。“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分享话题戛然而止,我迅速翻开笔记,跟上进度。
  “接下来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课堂上的惯例提问让我心头一紧……还沉浸在课前分享里意犹未尽的同学们也纷纷抬头,教室里的气氛明显紧张起来。张肃满意地扫视一圈,缓缓开口:“乐观好还是悲观好?”同学们心里绷着的弦瞬间松了下来,教室里一时议论纷纷:“当然是乐观好了!”“有忧患意识还是很有必要的。”“盲目乐观也不行啊。”张肃嘴角微微扬起:“乐观有乐观的好处,悲观也有悲观的优点。今天咱们要一起学习的就是,人们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悲观’所做出的一些保全措施———保险。”看着同学们不知不觉被带入节奏,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张肃立即转换话题,切入正题。在她对课堂以分钟计算的精心“设计”下,同学们没了神游的空档,课堂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
  课下交谈时温柔优雅的张肃,只要一上课,便会以她最具激情的状态投入课堂:热情洋溢的声音、丰富的肢体语言、随时“点名”的提问环节……总能迅速“拉回”那些神游天外的学生,保证课堂的节奏。“王琴,你来说一下FOB下由谁办理运输和保险?”张肃“冷不丁”抛出的问题,令措手不及的同学们再次陷入了“恐慌”———有着这样一位能够准确叫出所有人名字的老师,班里不存在侥幸的“漏网之鱼”。被点名的室友站了起来,“运输和保险均由买方办理。”“好,请坐。大家思考一下,在基本险中,保险的责任起讫是‘仓至仓’,那么在FOB下,是不是也一样呢?”看着同学们陷入了沉思,张肃笑着说:“这里就涉及保险的几个原则……”看着书页上少得可怜的空白处,本想偷懒的我不得不拿出了笔记本。从精确的定义,到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再到相关知识拓展和案例分析,本来干巴巴的理论知识在增补的笔记中渐渐变得丰满起来。也是在这种高强度的模式下,我渐渐改掉了上课走神和打瞌睡的毛病,学习热情也一天天高涨起来。
  “集装箱的交接方式有整箱交、整箱接,那么什么算整箱呢?”“装满!”有人喊道,“你不能这么说,什么程度算满?一半还是几分之几?”张肃的话让埋头写笔记的我们再度陷入沉思,国际贸易讲究准确具体,任何笼统模糊的语言都可能导致违反“要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好,大家在笔记上记下……”张肃总能敏锐地发现我们的问题,引领着我们的思维,并及时加以讲解,不在课堂上遗留问题。
  记得第一次上课,张肃就和我们“约法三章”:上课不许玩手机,不许交头接耳,每人必须记笔记。刚开始我对这种近乎严苛的规定感到不解,现在追求高效率,用手机拍PPT和板书于情于理都不应该阻拦。深入接触才发现,张肃从来不用PPT,上课的内容都在自己增补的笔记中,不给我们“可乘之机”。“步步为营”的上课节奏,总是让我们能时时刻刻全情投入课堂,即使偶尔神游,她也总能及时拉回我们的注意力。“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这样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自己学生的期待。张肃正是用自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
  “好,下课!”一堂收获满满的课结束了,我合上笔记本,收拾书包。同学们纷纷跟老师道别,我走出教室,开始期盼下一次课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