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羽良,开创学生自我培养新模式


   期次:第213期   作者:贾惠淇   查看:327   


  大学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常被网友戏谑为“南辕北辙”。如何将大学教育和职场能力相对接,帮助高校学子在步入社会时走得更稳更远,不仅难住了许多教育工作者,更时常困扰着每一个学生。
  一般来说,高校内部会有暑期实习、毕业设计、创业项目等众多实践平台,但由于课业任务的繁重以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性推动只是让学生将实践机会定义为另一种“理论课”,以分数为导向来完成任务。再加上一刀切似的实践要求抹掉了学生的兴趣诉求,使得他们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也就很难学会真正的职业思维。
  而在长春理工大学,却有着一个特别的实践平台———羽良工作室,一个自下而上、由学生自主管理并运营的机构。在这里,学校并不参与具体活动,只是提供相应资源和政策支持,由“推手”转变为“助手”;也正是在这里,工作室的学子们真正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稚嫩到成熟的蜕变。或许在其他地方,“羽良”还只是一个拗口的词汇,但在长春理工大学,甚至在一些世界500强企业,这个低调、不张扬的工作室,却早已打出了自己的威名。
  以项目为导向,全员都是“责任人”
  说到工作室,让成员们“最不适应”却也是“最喜欢”的制度,就是它一直贯彻的项目负责制。在每一个项目中,负责人要对整体运营和具体进程把关,并组织成员团结合作,在过程中随时复盘调整。有别于一般的学生社团,工作室聚焦过程中的积累与提升,注重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储备,对执行能力的锻炼,以及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至于为什么选择更贴近公司管理方法的“项目负责制”,每一个伙伴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前羽良工作室秘书长崔人文就特别喜欢这一制度:“即使只是大一或大二,但有想法有能力,都会在推进整个项目运营过程中获得重要岗位,拥有最大的空间去施展才华。”科技部成员彭曾则想起了最初的“不适应”:“其实每个人都有偷懒的想法,尤其是在某些社团中,跟着起哄、打杂,就能蒙混过关,但在羽良不行,项目给每个人都标定了明确权责,用倒逼的方式让我们不能偷懒。”
  同样的原则也应用在工作室的科技实践部。每个人的职责都很明确,要么就是从事技术钻研,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上收获荣誉;要么就是进行产品销售,为工作室其他项目给予经费支撑。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班底,不同的班底又汇聚成了整个昂扬勃发的工作室队伍。
  工作室总负责人刘笑纯认为:“工作室就像是一个虚拟的公司,只要你敢玩敢做,别人步入社会后需要5到10年才能经历的东西,你在这里用4年时间就能感受到。”无论是研发创业项目、招聘实习生,还是举办分享会、进行宣讲,每个成员都能成为项目的直接“责任人”,投入他的全部心血,高质量地推进每一个项目。
  系统培养,专注“牛人制造”
  翻开羽良工作室的“室友录”,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腾讯、海尔、三星、联合利华、德国博世、基恩士、优衣库、去哪儿、58同城……一个个知名企业的名字在纸上熠熠生辉。与其说企业看重的是“室友们”的专业背景,不如说是认可他们的发展潜力和工作能力。从大一到毕业,羽良工作室为成员打造了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
  2013年,工作室成立求职实践部,邀请已经工作的前辈为学弟学妹分享经验,帮助大三大四的学生少走弯路。比如,黄兵在入职58同城以后,经常抽时间跟后辈们分享心得体会;常到长春出差的程戎翰、李雨轩会尽量将工作压缩在半天完成,留出一个下午时间与工作室成员进行交流。从简历制作分享到笔试训练,再到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结构化面试……几乎涵盖了求职过程的各个环节。每年的就业季,工作室的学员都会参与到求职实践部的活动中去。这一切不仅是为了要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更是要对自己4年的大学生涯进行梳理总结,厚积薄发。
  “如果你想从事学术研究,我们也有相应的培养方式。”科技实践部主管梁永鑫说。科技实践部会定期组织成员共同学习和交流,结合项目来开阔视野,探讨技术前景,丰富创造性思维。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员们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EI核心期刊收录,很多有志于科研的成员在毕业后顺利前往美国德克萨斯A&M9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
  曾经有人给羽良工作室贴了一个标签———“牛人制造”。刘笑纯坦言:“我们谈不上是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只不过,很幸运能够遇到工作室这样一个帮助我们挖掘潜能、放飞梦想的平台。”
  树立职业化心态,绝不轻言放弃在羽良的信条里,最关键的就是“自我精英教育”。它意味着时刻保持向上的力量,并对自己负责。
  羽良工作室是学生自主创办和运营的团体,有独立的资金来源。一方面,工作室会经常做一些电脑销售、产品设计等盈利项目;另一方面,参加比赛的团队或个人也会自愿捐出部分奖金,维护工作室的运转。具体到每一个成员,则要求他们树立一种“职业化”的心态。这种“职业化”并不是职场老油条式的趋利避害,也不是一切向“钱”看的唯利是图,而是对自己负责、对业务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
  “还记得2015年参加苏宁易购校园营销大赛的时候,我们5个人要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去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4个城市开展APP地推。整个项目需要异地合作,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次艰巨的挑战。”说着那次经历,市场部主管王佳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可以放弃或者敷衍了事,但我们没有。如果那样做,会看不起自己,也是丢掉了职业道德。所以我们咬牙坚持,并超额完成任务,摘得三等奖。”
  工作室还设立了绩效考核机制,通过项目数据来发现问题、选拔人才。科技实践部、市场实践部和求职实践部从不干涉成员个人选择,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调岗机会。但只要成员决定参与项目,就必须划清责任界限,及早摆脱“大锅饭心态”,以良性的协作分工来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达成目标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希望利用这4年的时间帮成员转变思维,树立职业化心态,尽早对接职场,适应社会需要。”
  如今,“如何更好地发展”已经代替“如何活下去”成为摆在工作室管理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刘笑纯说:“我们有想过做一个内部创业的孵化平台,科技部提供技术和产品,市场部进行推广并反馈用户需求,求职部则专注对成员进行培训,但这仍需要时间去打磨。”
  8年奋战,羽良工作室已崭露头角。但成员们从不自大忘形,始终以谦逊、乐观的态度去全力拼搏。从一个想法,到迈出第一步,再到一点点地实现与超越,一路走来的背后是他们无数次的跌跌撞撞与推倒重来。“每天多行一里路”,工作室的这一口号深受成员们的认同。在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道路上,他们和昨天比,看自己进步了多少;和明天比,看离目标还差多远。他们不仅将“羽良”打造成 了 制 造“牛人”的传说,也为广大学生探索自我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