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青春何惧搏一场


   期次:第205期   作者:肖欢 吴函朔 史丽花 米麒戎 郭璐 王琴   查看:127   


写在前面:
  “趁你还不需要翻来覆去考虑又考虑/趁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叹气/趁你还没学会装模作样证明你自己/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也许你不相信/你也许没留意/有多少人羡慕你/羡慕你年轻/这世界属于你/只因为你年轻/你可得要抓得紧/回头不容易”。
  微风拂动初露的新芽,又一批考研学子看尽孤独与压抑,尝遍痛苦与煎熬,终于等到春暖花开,苦尽甘来。还记得,那些和时间赛跑、与自己较劲的日子里,他们心虽茫然志不改,步履凌乱仍向前。而这或许也是你们已经或即将成为的样子。谨以此文,致敬曾在、正在、将在考研路上拼搏前行的你……
4月,国家线院校陆续开始复试,通过的人欢天喜地准备研究生入学,败北的人迅速联系其他学校进行调剂。这紧迫的一个月,成为漫漫考研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回溯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考研一族是如何走过这段风雨交加路的?为此,记者采访了在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喜获佳绩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几位学生代表,了解他们鲜为人知的考研故事。
  选择考研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考研不是盲目从众,更不是为了契合老师、家长的心愿,而是自己对眼前生活和长远规划最合适的选择。”以414分摘取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初试第一名的王婷婷如此阐述她对“考研”的理解。
  “只有跟着自己的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才会有动力一直前行,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真心实意的热爱,就不要做奢侈的梦想。”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位扎着马尾、带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女孩。“除了学习,我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做实验已经成了习惯,同时也是生活乐趣的来源。”在王婷婷看来,考研是自己人生规划里理所当然的一步,从入学至今,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过着寝室———图书馆两点一线的生活。
  同样以优异成绩(402分)考入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张宇说:“选择考研,既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赢取一个更好的未来,也是为了将自己喜欢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接受采访时,他刚刚结束在质检局的工作研究,语气谦虚、真诚,令人如沐春风。
  以400分的成绩考取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第一名的夏青告诉记者,自己考研的直接原因是“受刺激了”。“切身实地深入招聘会场接触到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后,他们言谈举止中展露出的优秀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劣势,这一切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招聘会上,一个场面让夏青深受触动———考官将本科生投递的简历搁置,而直接面试前来应聘的研究生。
  若有人问,为何选择考研?答案定是五花八门:为了能与更优秀的人并肩,为了给自己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了找份理想工作,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然而,看似千差万别的缘由背后,却是惊人的一致: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实现理想就得保持奋斗的姿态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年都有一百多万人加入考研大军,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最终,几十万人与研究生失之交臂。在经历过无数次的自我质疑与否定,感受过杳无边际的绝望和恐惧,也体会过在一个短暂的午觉之后不明原因的低落之后,该如何看待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我认为,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在当下。当未来不确定的时候,就低下头来看清脚下的路,做好眼前的事,因为现在连接着未来。”张宇说,对于一个考研人而言,过早地忧虑未来而忽略眼下的努力是最可怕的事情。
  谈到理想和现实,避不开的是“目标”。每一个考研人一定要清楚知晓,自己定下的目标究竟是退而求其次的“保底”,还是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啃到的“硬骨头”。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夏青给出的答案是:“我们需要更高的目标,只有这样,哪怕在攀登顶峰的过程中不幸失败,落地时的海拔也会比低目标情况下成功时的海拔高。”
  说起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王婷婷颇有感悟:唯有辛勤付出,方可收获丰硕果实,如果付出了却一无所获,那一定是你的努力程度还不足以实现你的愿望。“每年考研结束后,总是有失败的人抱怨拼命学习了一年却一无所获,但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与自身的努力程度不相符。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要实现梦想,就必须付出与之相等的代价。”为了更专注于学习,王婷婷甚至把智能手机换成了只能接打电话的老人机,“人总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若发现既定目标并非最佳选择,则适时、果断地做出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喜欢南方,所以最初一心想考江南大学的食品安全专业。但多方打听后发现东北师大的细胞专业特别好,而且我认识的一位老师也在那里读博士,求教起来会很方便,所以就改报东北师范大学了。”以总分第一名(655.4分)的成绩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的张文霞如是说。
  考研的过程漫长而艰苦,正因如此,它才称得上是理想,而非空想。因为,实现理想,总要保持奋斗的姿态。考研成功的“方法论”“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还要顾及学生会的工作,同时大四上学期还有六门课程要学。最初很慌乱,但当我慢慢地将各种事务一一安排妥当,然后静下心来复习,学习效率反而变得更高。”合理规划是张文霞学习与工作两不误的原因。有的同学为了考研复习而逃课,张文霞却选择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该做什么时就做什么,时间不应该成为失败的借口,没有挤不出的时间,只有不会合理分配的人。”
  对于合理规划的重要性,王婷婷深表认同,但在她看来,自己之所以考研成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研友”。“大家相互督促,共同努力。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学会了质疑,懂得了如何将所学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班长,王婷婷在复习备考的同时还要兼顾班级的大小事务。当她忙碌起来时,同伴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协助她一起处理各项工作。
  如果说合理规划、寻找志同道合之人是考研过程中的“战略构想”,那么,具体学习方法就是“战术安排”。
  “成功往往不是靠超人的智商,而是坚毅自强的奋斗。”在张宇看来,考研复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但他更倾向于一步一个脚印地“磨”。过去的一年里,他朝六晚十泡在图书馆里,“啃”完一本又一本厚重的考研书。他把学习一本书的过程分为四遍,第一遍看框架、了解大概,把其中的原理弄明白;第二遍理解与记忆并重;第三遍理清书本的脉络及各部分逻辑关系;第四遍宏观把握看整体,理解及记忆都提升到新的层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理解是基础,记忆是关键。不要因为担心时间不够就将自己不懂的部分简单跳过,这样会对整个知识框架的掌握产生影响。况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张宇坦言,枯燥乏味、压力感是考研过程中的常态,但不管结果如何,都不应该半途而废,“考研是一场‘剩者为王’的战役,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每一个在考研道路上拼搏的青年人而言,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只有努力才会让自己所向披靡。备考时光是考研一族人生道路上一段意义非凡的历程,若能在此过程中学会树立合理的目标,掌握合适的方法,保持坦然的心态,理解奋斗的意义,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成功了。
  青春年少的你,何惧搏一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