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北 师 访 学 记


   期次:第176期   作者:武晓平   查看:56   





  十 个 月的北师大访学经历,加深了文学院教师武晓平对高水平大学的理解。她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继续上路的勇气……
2013年4月的一天,手机收到学院发来的一个短信,大致内容是想申请国内访问学者的老师请于某日前交报名表。科研、教学的压力使我有了一种强烈的做回学生的冲动,于是,我像被下了咒语一样开始“疯狂”地查看招生简章、选择学校、联系导师、填表、交表、等待……6月,录取短信和通知单相继收到,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我可以再当学生了,而且是去我国师范院校的首府———北京师范大学,心中无限喜悦。
  近些年我一直对汉语国际教育比较关注,但因为懒惰和资源匮乏,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走得很慢、很累,北京师范大学是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要基地,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中心,是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的主要咨询院校,此次访学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是想看看这里的老师们是怎样上课的,是怎么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更想得到导师朱瑞平教授在科研方面的指导,还想知道北京师范大学好在哪里……
北师校园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座已经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高校了,从这个校园里走出了好多改变中国历史的人,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黄现璠、侯外庐、范文澜、钟敬文、启功、白寿彝等一大批名师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这是未到之前我就已经知道的了。
  9月17日,安顿好住处,与同事一起按图索骥找到北京师范大学———新街口外大街 19号,还记住了一个公交站点———铁狮子坟站。
  走进校园,一股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气息扑面而来:南门主教大楼相当宏伟大气,非常符合现代大都市的风格,而主教东西两侧的物理楼、数学楼、教二、教四却还都是旧时的颜色和样式。走进去看,楼内已在原样基础上重新装修,每一层楼梯口处都有教室指南,避免了来上课的老师和学生走错方向;走廊上挂有各种图片,或是介绍学校历史的珍贵照片,或是学校历史上的大师,或是关于学科的概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得到了校史和学科史的教育;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空调或大型风扇,桌面上和墙上没有乱写的字,下课后教室地面和书桌里也没有留下的垃圾,且不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人文的关怀、行为规范的熏陶。
  这次访学真正领会到了老舍先生所说“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北平的秋天没有一样不令你满意的”这句话的意义了。虽说现在的北京有霾,但没有改变我对北京秋天的好印象。北京的秋天很长,从9月中下旬到12月,天气都是不冷不热,即使有冷风也不似长春那么凛冽。午饭后走在秋天的校园里,坐在美得让人激动和感动的金黄色银杏树下,静看来往的老师和学生,不知不觉自己也成为这画儿中的一角儿了。在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教学楼前的长椅,楼间道边的银杏树、柿子树、梧桐树、竹子、灌木丛、草坪,都可以成为学习后散心谈天的所在。
  最近有消息说长春理工大学可能要搬家,也许学校有学校考虑问题的角度,但我想,学校如果搬走了,那么东区的小花园、通往后八楼的白杨树林、陪伴了老师学生多年的教学楼和食堂、记录了入学与毕业的俱乐部……是不是也就只是纪录片或头脑中的影像了呢?这些历史和人文环境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回不来了,而它们承载了多少人的回忆啊……
重当学生
从小到大也没离开过校园,从讲台下到讲台上,从课桌到办公桌。教师是一个强制性终生学习的职业,当感觉自己要被新知识、新教法、新学生甩下时,当考评指标摆在那里时,那种渴望回到讲台下的意愿就特别强烈。访学没有作业、考试和学历的压力,这种放松的感觉好多年都没有了。
  在北京师范大学网上下载了课表,选了自己想听的课,听课前征得任课老师同意,就可以听课了。因为当了老师,知道备课讲课的过程,再听课,就不仅仅是听内容了,还能领悟到讲课的方法和思路,老师的备课理念,当然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里讲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对大师的解读很多,在我眼中,北京师范大学的名师还是很多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学院的驻校作家莫言,上过央视《百家讲坛》的于丹、康震,还有很多只在教科书封面上看到过名字的专家教授,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课表,走进课堂听一听。因为我是中文系的老师,所选的课不是语言就是文学,所选的老师有年老的、年轻的,有名的、没名的,本科生的、研究生的都有,真真过了一把听课的瘾。老师们讲课的风格各异,有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下课时必是意犹未尽,学生不自觉以掌声回馈;有的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一堂课下来重点难点清楚明白地记于书上、本上了;也有的是讲课内容明显不在教学大纲上,但却都是发人深省的问题……听了这些课,我感觉到,教师要上好一门课,肚中要有知识,眼中要有学生,脑中要有问题,嘴要说得明白,手要写得漂亮,这些可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没课的时候自然要去图书馆。刷校园卡,进入图书馆,选定座位,如果是博士生,还有供多人讨论用的研究室可用。在电脑上查到某本书,凭借索书号在指定柜架上就能找到,自助借书、自助还书,还可以自助复印,价钱与打字社一样,很便宜;一本书看完了,放到一边,自然会有工作人员收走。三楼的电子阅览室是需要早到才能选上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数据库特别多,在这里学习研究,一般不会因为找不到资料而停顿。只要你愿意,可以在图书馆从早八点呆到晚十点,而且每次离开时,都会发现还有那么多的人与你一样在这个大楼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夜晚,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新街口外大街笔直而安静,树上的鸟儿都已经进入了梦乡,路口有卖水果的摊贩,买几个苹果、橘子,与同事一路聊着课程、老师、新闻或其他什么的,我想这就是读书人的快乐吧。
校园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出了名的,在通往学五食堂的道路两侧,挂满了各类讲座、活动的大型宣传海报,想听哪一个,就记下时间地点,有些重量级的讲座是需要排票的,因此,看到路边的长队,就要赶快打听一下哪位“大人物”要来。周末的时候,这里还会有各类协会组织的活动宣传和纳新宣传,真是热闹极了。
  听讲座主要是去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和一些教室。图书馆三楼报告厅的讲座往往是由图书馆、各个研究所、大型国际会议举办的。图书馆的讲座常常是成系列的,周末板块是隔周一次,每次去还能领到书签,集齐一定张数能领到讲座纪念册;其他的讲座在学期开始时就发布出来了,只要你记好时间地点,一般不会有错的。主讲人都是国内各高校学者或各领域精英,北京这块地儿的能人太多,讲座都不会让人失望。在教室听的讲座往往是由各类协会主办,虽然是在教室,但每次讲座都有始有终、有模有样,协会成员们服装统一、各司其职、程序齐全、秩序井然,学生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一点点得到了锻炼。北京师范大学讲座数量太多,特别周末,是需要斟酌一下的,舍弃哪个呢?听完讲座,自然要与同事朋友分享,大家聊着、笑着,也就慢慢消化了讲座内容。
  除了讲座,各个学院或研究所还会邀请艺术团或演艺名人进入校园,我在这里有幸听了一场“琵琶皇后”章红艳女士与其团队的演奏会,不仅享受到了美妙的音乐,还学到了琵琶知识和音乐厅文化,不由感慨,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真幸福!
  每次听讲座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些老人或社会人士,由此也羡慕北京人,有这么多的文化营养可以汲取,什么时候长春也可以这样呢?要不退休后就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租个房子吧!我怎么有些期待退休了呢?……一年的访学生活就剩两个月了,不舍,但不会留恋,只是很感谢这段充实而平静的日子,与这里的老师接触,特别是导师朱瑞平教授对我工作的指导,让我明白了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涵义。
  感恩北师,感恩生活,继续上路。